玉米澇害該如何補救
發布時間:
2021-07-18
今年夏季雨水比較頻繁,有好多地區出現大雨暴雨等天氣,像這樣的強降雨天氣對作物生長肯定會有影響,如果長期出現這種情況,不僅會出現澇害等情況,甚至還會導致顆粒無收。玉米對水的需求很大,但是其本身是不耐澇的,玉米發生澇害會使玉米生長緩慢,植株軟弱,葉片變黃,莖桿變紅,根系發黑并腐爛,嚴重影響玉米生長和產量。此時正是夏玉米生長關鍵時期,如果出現澇害情況,之后一定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,這樣才能減輕澇漬帶來的危害。
首先就是排水降漬,一定要想方設法排除掉田間積水。大量的雨水在田間不僅會導致土壤酸性加重,還會產生有毒物質。更重要的是玉米澇后根系不再產生根毛,也就是說養分供給受到阻擋,不能正常供給就會影響玉米生長發育,所以澇漬后必須要及時排清田間積水,這樣不僅能促進根系有氧呼吸,同時也為植株生長發育提供了充足的養分。
其次是補充營養。眾所周知,人受傷后補充些營養品有利于傷勢,其實作物生長亦是如此。因為澇害后的玉米較弱,所以在受澇后要在田間積水排掉后及時補充營養,因為土壤中大量的養分會隨水流失掉。一是追施肥料,每畝可撒施尿素15-20公斤,或者高氮型復合肥15-20公斤,第二個是葉面噴施綠色革命50克+三思10毫升,促進玉米緩苗,生根提苗,可有效提高玉米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,增強葉片的光合作用,葉片油綠,促進植株恢復生長。夏季施藥要注意,由于夏季天氣炎熱,避開高溫時段,噴施葉面肥會出現蒸發情況,最好在早晨或傍晚進行噴施。
最后就是病蟲防治。玉米受澇后,田間土壤、空氣都處于高濕狀況,這樣的環境非常有利于病蟲害的發生,再加上澇害后的玉米抗性弱,很容易大面積爆發,例如頂腐病、莖基腐病、大斑病等病害,所以澇害后一定要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。
當然,具體情況具體對待,上述說的是在澇害后還有挽救的機會,可采取這幾個措施。如果玉米田間長時間積水,這不僅是出現澇害這么簡單,甚至很有可能會造成顆粒無收,這也并非危言聳聽。所以說田間長時間淹水,可結合具體情況及時清理田塊,改種些生育期短的作物,如大白菜、娃娃菜、芥菜、甘藍、蘿卜等,這樣能盡最大程度的減少損失。
上一頁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