柑橘脂點黃斑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
發布時間:
2022-04-12
脂點黃斑病也叫黃斑病、脂斑病,近年來在各柑橘產區普遍發生,尤其在凍害嚴重、管理粗放、樹勢弱的大齡果園發生嚴重。眼下南方地區氣溫較高,降雨也較頻繁,是脂點黃斑病的發病與侵染高峰期,果農們應注意加強防治工作。
脂點黃斑病
病害癥狀
1、脂點黃斑型:葉背先出現針頭大小的褪色小點,對光透視呈半透明狀,后擴展成黃色斑塊,葉背病斑上出現疤疹狀淡黃色突起小粒點,隨病斑擴展和老化,小粒點顏色加深,變成暗褐色至黑褐色的脂斑。與脂斑對應的葉片正面上,形成不規則的黃色斑塊,邊緣不明顯,中部有淡褐色至黑褐色的疤疹狀小粒點。
2、褐色小圓星型:初期葉片表面出現赤褐色芝麻粒大小的近圓形斑點,后擴展成直徑1~3mm圓形或橢圓形病斑,灰褐色,邊緣顏色深且隆起,中間的色澤稍淡且凹陷,后期呈灰白色,其上布滿黑色小粒點。秋梢葉片上病斑為褐色小圓星型。
3、混合型:在同一張病葉上,同時發生脂點黃斑型和褐色小圓星型的病斑。夏梢受侵染后,最容易在葉片上出現混合型癥狀。果實受侵染后,在果皮上出現褐色小斑點,病菌不侵入果肉。
防治措施
1、農業防治:
① 推廣矯形修剪技術。以矮化、開心、通風透光,主枝分布均勻為原則,改高冠圓頭形為低干開心形,改平面結果為立體結果。
②對樹勢衰弱,歷年發病較重的果園,要開展配方施肥,增施有機肥,科學根外追月巴,及時補充樹體營養。冬春季及時清除果園內的枯枝、落葉、雜草,結合清園,疏剪密生枝、纖弱枝和病蟲枝,集中探埋或燒毀。
2、藥劑防治:使用維普3000-4000倍進行全株噴施,對柑橘脂點黃斑病、炭疽病、黑星病、砂皮病、瘡痂病、褐斑病、樹脂病防控治療有特效,安全用藥間隔10-15天。
上一頁
下一頁